法国之窗
首页  〉学在法国

学在法国

  在中学之后,法国学生继续前往高中-16-18岁。根据学生的学习偏好和未来意图,学生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的路线-一般/技术专为希望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而设计,而职业/专业则针对希望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直接就业。

  在义务中学教育结束时,学生将获得学士学位资格。通常在18岁时,学士学位必须进入大学或专业职业。

  虽然大多数法国学生都在免费的当地学校就读,但也可以选择让您的孩子入读国立私立学校,完全独立的私立学校或国际学校。根据您孩子的年龄和移居法国的永久性,您可能会决定继续使用英语和课程进行教育将是有益的。

  法国教育体系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的教育体系之一,保持这种声誉一直是政府的优先事项,政府的教育预算始终如一。

  与英国类似,大多数法国学校都遵循国家课程,该课程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然而,自2015年5月通过改革以来,学校现在可以自行设置20%的课程。

  根据法国教育系统,儿童必须在离家一定距离的地方上学。如果您希望您的孩子上学除市政厅指定的学校以外的其他学校,您必须提交说明理由的请求(学习)。

  在注册法国公立学校时,您需要在您的市政厅为小学或中学的直接学校服务提交入学档案(档案题字)。该文件必须包括孩子的出生证明或护照,免疫证明,居住证明和保险证明。

  每年共有117天假期,法国学校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假期。虽然学生每年只上学约160天,但他们可以在很长的上课时间和大量的家庭作业中弥补这一点。

  与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相比,法国的公立学校在课外活动部门方面有所欠缺。令许多外籍人士惊讶的是,他们往往没有体育俱乐部或团队,课外音乐,戏剧,艺术或工艺品配件。地方体育协会经常在学校提供的地方安排体育和非体育活动,但通常会涉及费用。

  完成义务教育后,学生可以选择多种途径进入高等教育。法国18-21岁年龄段中超过50%的人接受全日制教育。法国高等教育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与欧洲其他地区一致-学生以学士学位开始,然后可以选择升读硕士或博士。由于高等教育由国家资助,法国学生的学费非常低,特别是与英国和美国的学费相比。

法国的国民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即三岁到十八岁都是义务教育。下面由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为大家介绍法国中小学教育体制。
  法国的国民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即三岁到十八岁都是义务教育。学制与我国相似:幼儿园三年,小学五年,中学七年。 法国初中四年制,高中三年制。初中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上技术高中、职业高中或普通高中。年龄介于15岁到18岁的学生会进入Lycée(法国公立中学)就读,包含了不同的课程,例如技能学科还有职业学科。若是在日后有志进入大学就读的学生,会选择进入Lycée général学校,在这里会教授文学及人文科目,以及科学或是经济学科和社会学科。介于15岁到16岁的学生,在Lecee就读的第一年叫做Seconde,第二年称为Premiere。在17-18岁时进入最后一年,则称为Terminale。

法国的教育

在法国,教育之所以处于公众讨论的中心并吸引着广大民众的参与,是因为它在法国现代社会中占据着关键、根本的角色。在十九世纪,正是教育确保了法国政治上的平等并缔造了法国的民族特性;二十世纪,教育又被赋予提升整个社会的使命。 1789年法国大革命将民众确立为国家主权的唯一合法来源,这使设立公共教育服务成为必要,以培养广大民众行使公民资格。
在整个十九世纪,为了对抗君主体制的复辟,大革命期间所确立的制约教育体制的重要原则被共和主义者渐渐地实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于勒·费里(Jules Ferry)率先在初等教育中实现了公共教育的义务性、免费性及世俗性,此后它们从未受到过质疑。
通过根除地方语言及推广法语,学校成为缔造国家的特殊工具。作为启蒙哲学的继承人,共和主义者结束了教会对教育的控制,以推动理性及自由思维。教育的日益世俗化导致1905年政教分离的法律的通过。如果说法国公立学校遵循着宗教、哲学及政治方面中立的规则,私立学校的存在并未受到什么争议。
第三共和国(1870~1940)使人人可以免费接受教育。不过共和教育在很长的时期内保持着隔离状态:初等教育(即大众教育)和中等教育(即有产者教育)同时存在,而且只有后者才可通向中学毕业文凭。根据共和制量才录用的制度,社会低级阶层中只有那些出类拔萃者才可借助奖学金最后取得中学毕业文凭。社会分离现象还可从"天赋"的不平等中得到证实,表现为"个人的天生差异"。性别的分离则可以从女孩为其将来家庭妇女角色作特殊准备方面得到解释。六十年代男女混合制教育的渐渐确立以及教育制度的逐渐统一(以 1975年设立统一的初级中学为结果)扩展了共和原则,但这并未根除法国社会的阶级差别与性别差异。
克劳德·尼科莱:自废黜国王、建立民族国家那一刻起,公民教育便必不可少。自此之后,法律由民众制定,民众同时又必须服从法律。然而,要使法律显示公正,同时表达公意(卢梭),势必需要公民有知识,即接受教育。这种以全体民众(包括非信奉天主教人士)的名义行使的职责只能由国家而非教会来履行。
这些原则约于1790~1795年间由意识形态哲学家们提出。这样,由孔多塞(Condorcet)于大革命期间起草的教育方案时隔一个世纪后被于勒·费里重新采纳。后者被誉为公民教育学说与实践的第一位组织者。共和主义者因而将教育世俗化,首先在初等教育中用世俗的道德和公民教育代替基督教道德;并且自1945年起,公民教育正式出现在中等教育大纲中。
今日法国:您曾就学校公民教育起草过三份报告,您在这方面的主张如何?
克劳德·尼科莱:我认为,目前仅限于精英阶层的政治学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人,当然应根据年龄采取不同的方式。公民教育应该是一种政治教育,传授有关政治生活运行的基本知识及政治、法律概念。我的1984年的报告曾遭受巨大的阻力,需等到1995年才使法律及政治学基础课纳入高中教育大纲。既然人民大众是国家的主人,就应该使其充分知悉并完全掌握行使公民权的方法;也就是说,使公民懂得政治辩论,使他们在愿意时参与政治辩论,并通过他们的投票通过政治决策。

教育与民族特性

今日法国:教育在缔造民族特性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于尔根·施里弗:现代欧洲民族社会以文化的同质化为特征;在同质化过程中,教育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通过传播某种共同的语言,教育使得在全民族范围内达到交流的统一成为可能。以法国为例,初等教育促使实现知识与语言的统一。在大革命时代,全国三分之一的人不会讲法语;法语在全国的通用至19世纪末才得以实现。
民族国家模式(即拥有一部宪法、一支军队、一支国家警察以及不同的行政机构的模式)得到了如此地普及,使得设置一种或多或少仿效西方模式的教育制度成为二战独立后国家采取的最首要的政治措施之一;而法国则被认为是世界上法语地区的模式典范。 于尔根·施里弗: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种种迹象显示,现代国家的机构正在失去其应有的作用,这不论是公共机关,还是军队(法国和西班牙已取消了义务兵役制,德国目前也在考虑取消),或是教育。
现代民族国家是建立在权利和义务的相互性之上的:十九世纪的政治自由主义引入普选制度、接受教育权,同时也带来诸如兵役等义务。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特别是欧洲空间的建立(这在大学教育层面上已初见端倪),这种国家模式似乎正在改变。与其说这是一种危机,还不如说是在适应现今社会的挑战。

民主化的教育

今日法国: 共和制民主平等的原则在教育中如何得到体现?
安托万·普洛斯特:首先通过义务性与免费性。随着于勒·费里法律的通过,初等教育首先实行免费制,使有钱或无钱承担教育费用的阶层之间不再存在差别;中等教育的免费性则于十九世纪30年代被采纳。
然而,孩子的学校教育仍然通过互为分离的渠道进行, 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与接受高级初等教育的学生之间的不平等依然存在,这种不平等性及其所涉及的社会秩序问题(而非智力问题)的事实,似乎直到世纪之交之时才被意识到,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变得更为明显。要知道,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接受教育也应该人人平等。
不过择优选拔的思想在当时占据统治地位,那种系统地推举成绩优异的学生的愿望存在着,甚至针对那些出身工人阶层的学生。这显然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不过它将启迪教育制度的改革计划,该计划自十九世纪30年代人民阵线政府起至60年代渐渐地得到实现。
今日法国:通过改革,民主化的进步有哪些?
安托万·普洛斯特:这里有量的民主化,与广泛的社会经济运动导致的教育年限的延长有关:童工的废除、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年青人失业的增加使学生受教育的时间延长。这种进步主要体现在那些以往无法享受,即社会最低层、最贫穷的人身上。但是,在质的方面,从量才录用思想角度看,民主化的进展并不足够。